| 當前位置:漢字知識 |
鄉/嚮 對應的簡體:鄉/向 |
| 時間:2024-12-11 11:50:12 瀏覽量:393 |
鄉/嚮對應的簡體:鄉/向 讀音:xiāng/xiàng 這兩個字的繁體,長得很像,其實它們之間的淵源,比我們預想的還要深。簡單來說,早期的時候,鄉、向、饗、卿,其實是同一個字。最初的字形,就是兩個人對向跪坐,一起吃東西。 后來根據字義的不同,才析分為四: “鄉”表示行政區劃的單位。古代以500家為黨,12500家為鄉(不同時期這一數字也有不同),后來“鄉黨”并稱,泛指家鄉、家鄉人。 “向”表示向導、向往等意思,繁體寫作“嚮”;而表示朝向、志向等意思時,繁體仍寫作“向”。以前這是兩個不同的字。 “饗”讀xiǎng,繼承了“鄉”字最初字形的本義,用酒食款待人。今天作者寫了一本書,可說“以饗讀者”;拍了一個電影,可說“以饗觀眾”。 “卿”用來表示高級官名。皇帝稱大臣為“愛卿”,意思大致相當于說,“我的好干部”。 今天,“鄉”仍然用作行政區劃單位,縣下面為鄉,鄉下面為村。 另外,“鄉”跟“城”相對,指農村。所謂鄉土文學,就是以農村生活為題材的文學作品。 “鄉”也指生長的地方或祖籍,如故鄉、家鄉;鄉愁,指思念家鄉而生出的憂愁。臺灣詩人余光中有一首很知名的詩,《鄉愁》,開篇寫的是:小時候,/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,/我在這頭,/母親在那頭。 離開家鄉,外出求學、謀生、做官,古人稱為“背井離鄉”;事業成功后,衣著光鮮地回到老家,這就是“衣錦還鄉”。 秦朝末年,項羽做了西楚霸王后,不愿在原秦朝的都城咸陽待著,便遷都彭城,因為彭城是他的老家。項羽的理由是:“富貴不歸故鄉,如衣錦夜行。”一個人富貴后卻不回老家去,就像是穿著好看的衣服在夜里走路,衣服再好看也沒人看得見。 古代常在屋旁種有桑樹和梓(zǐ)樹,所以又用“桑梓”一詞來指稱家鄉。如“造福桑梓”。 |
本站僅提供漢字查詢服務參考,不保證信息的真實及有效性,不承擔由此引發的責任!
Copyright © 2025 www.eviuu.com/ Inc. All rights reserved.